2025年10月10日,巴勒斯坦三大武装组织:哈马斯、杰哈德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发布了一份罕见的联合声明。
这份声明直接反对任何“外国监护”或“外国监管机构”对加沙地带的接管,明确强调加沙地带的治理是巴勒斯坦的内部事务,应由巴勒斯坦人自行决定。声明发布的时间点非常微妙,恰好与以色列政府宣布批准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且该协议于同日中午生效几乎同步。
这种时间上的紧密关联,使得这份联合声明更像是对停火后加沙未来安排的一次强势发声。
声明中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一方面,它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外国政治或军事干预;但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参与中获益,共同重建加沙地带。
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则反映了巴勒斯坦各派在当前局势下的务实考量。加沙地带经过长期的冲突,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重建资金缺口巨大。他们深知,完全排斥外部支持,重建工作将难以推进。
这份联合声明并非凭空出现。其背后是巴勒斯坦内部长达十余年的分裂局面。自2007年哈马斯与法塔赫冲突导致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分治以来,巴勒斯坦内部派别林立,矛盾重重。
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7月。当时,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包括法塔赫、哈马斯在内的14个政治派别首次齐聚北京,举行了内部和解对话,并在7月23日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即《北京宣言》)。
与以往协议相比,《北京宣言》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其最核心的成果之一是明确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且各派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
这为2025年10月哈马斯、杰哈德和人阵能够坐在一起发表联合声明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有分析指出,加沙冲突的延宕使得哈马斯等派别更加认识到实现内部团结的迫切性。
在2025年10月10日的联合声明中,除了重申“加沙地带治理纯属巴勒斯坦内部事务”这一原则立场外,还透露了一些具体行动方向。
声明提到,巴方正在与埃及合作,计划召开一次紧急且全面的会议,旨在探讨停火后的下一步行动,统一巴勒斯坦内部立场,并制定全面的国家战略。埃及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调解人的角色,这与其长期以来在巴以问题上的斡旋努力一脉相承。
声明还明确呼吁美国等有关各方继续向以色列施压,确保其全面遵守协议条款。这表明巴勒斯坦各派对于以色列能否忠实执行停火协议仍持谨慎态度,并希望借助国际力量来监督和约束以色列的行为。
声明的最后部分再次强调了最终政治目标:“坚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继续进行一切形式的抵抗,直至占领结束,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方面对于加沙地带的未来安排也有其自身的考量。历史经验表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重建持有戒心。有以色列政府曾指责哈马斯在过去将国际援助占为己有,用于军事目的,例如修建地道和制造火箭弹。
因此,在本次停火后的重建过程中,以色列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协调,试图防止重建资金被哈马斯用于增强其军事能力。这种担忧也直接影响到了国际社会对加沙重建的捐助意愿和资金落实。
加沙重建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根据以往冲突后的经验,资金短缺是最大难题。 例如,在2014年巴以大规模冲突结束后,国际社会承诺的援助资金最终落实的不足25%。
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不愿与哈马斯合作,也使得援助资金难以直接到位。此外,以色列对运往加沙地带的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其扣减代收巴勒斯坦税款的行为,也导致巴民族权力机构财政捉襟见肘,进一步制约了重建能力。
加沙地带本身的基础设施在历次冲突中受损极为严重。例如,在2021年5月为期11天的冲突后,加沙市就有大量水管线路、公共道路被炸毁,数万栋房屋建筑遭到损坏或完全摧毁。
城市输水管道、污水处理厂和本就老化的电力系统遭到破坏,使得基本公共服务恢复异常艰难。许多重建所需的推土机、运输车辆等大型工程机械也因长期封锁而老化短缺,当时加沙市尚在使用年限内的工程设备据称仅有8台。这些现实条件都给停火后的快速重建带来了巨大挑战。
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也存在差异。一些海湾阿拉伯国家在过去对加沙的援助承诺未能完全兑现,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哈马斯背后伊朗影响力的戒心。他们担心援助加沙会让伊朗间接获益。
这种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使得加沙重建不仅仅是人道主义问题,更与国际战略博弈交织在一起。
在2025年5月底,以色列同意停火被视为冲突的一个重大转机。当时的停火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立即停火和以军撤出加沙北部人口稠密区、启动人质-囚犯交换程序,以及重启“两国方案”谈判等内容。
截至2025年5月底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已有约85%的人口流离失所,基础设施损毁率高达67%,约180万人依赖外部援助生存。这些严峻的人道主义状况,是推动停火和战后安排的重要背景。
哈马斯在本轮冲突中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有分析指出,到2025年初,哈马斯的火箭弹库存从冲突初期的约3万枚大幅下降至不足2000枚,其庞大的隧道网络也有约90%被毁,指挥链出现断裂。
同时,有报道称卡塔尔冻结了哈马斯相关的海外资金账户。这些因素可能削弱了哈马斯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促使它更倾向于通过与其他派别联合,以及同意停火和参与政治进程来确保其生存和未来角色。
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之间,尤其是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关于权力共享的问题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有分析人士在《北京宣言》签署后就提出疑问,如果未来举行大选且哈马斯获胜,法塔赫能否接受这一结果。
此外,各派别的武装力量如何整合,即“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也是《北京宣言》后续落实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些内部矛盾的协调程度,将直接影响联合声明中所谓“全面的民族共识”能否真正实现。
联合声明中“愿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参与中获益”的表述,为外部力量参与加沙重建留下了空间。这与坚决拒绝“外国监护”的政治姿态形成了区分。这种务实的态度,可能是基于对加沙严峻重建形势的清醒认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线上股票配资炒,证券配资官网入口,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