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该有青春的模样。青年,就应该有青年的担当和作为。九月的羊城,骄阳似火,又如同青年心中燃烧的炙热火焰。在地处“华南地区”较大的机车检修基地——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只见一名青年职工正牵头开展班组青年技术微课堂,在鲜为人知的铁路大后方,为铁路机车检修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生动诠释着“安全有我,坚守有我,服务有我”的青春力量。
青春有我,在铁道线上青春追梦
屈钦,29岁,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微电组机车电工、高级工,是车间新入职职工的学习榜样和思想导师。入路8年以来,他以过硬的技术本领,确保了2200余台机车健康上线。他相继荣获段优秀共青团员、2025年段职业技能竞赛全能第一、2025年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全能第一等荣誉。这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勾画出屈钦的青春模样。
“青春就要有青春的样子,更要有青春的担当。”这是屈钦的人生信条,也是他自己在工作的高标定位。从入路那天开始,他就在学习、工作、特长发挥等方面,给自己定了方向、寻了目标,并为此付出了多于常人的努力。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行动。白天屈钦跟爬车顶、钻地沟、认部件、学原理,跟着师傅一遍一遍干;晚上则研究机车电路图,把线路拆分并默画下来,遇到不懂就记下来,白天再追着师傅问。凭借这个“笨方法”,他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很快就成为了同批学员里的佼佼者,并在段大学生技能竞赛和集团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夺得全能第一的佳绩。
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迈实了、踩准了,那就是成长。现在的屈钦,成为了工友口中问不倒、难不住的“百科全书”。
青春无我,在一言一行中成就他人
“机车轮径信息保存在微机的哪个板卡?SS8、SS9机车微机I、II架机箱是否一样,能互换吗?……”在班组青年技术微课堂上,屈钦都会带头组织班组青年们在开展实作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时刻做到先学一步、先行一步,他也因此成为了班组新入职青工的兼职“小老师”。
徒弟陈康回想起第一次跟着屈钦检修作业时的场景,他用一个“囧”字概括。头戴安全帽、手拿电筒、保持“仰望星空”的姿势,用螺丝刀和扳手逐一紧固几十个零件,并在狭隘且接近60摄氏度高温的内部空间里“蒸桑拿”;在不足1.5米高的空间里扎着马步、弓着腰、侧着身,双手吃力地抱着50斤重的微机箱挪动……仅仅几个小时,陈康腰疼得直不起来。
“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好累好烦琐,而且他还假设故障让我去找活并处理,浑身都湿透了,双腿都在发抖。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机车质量的安全大堤是靠汗水和责任浇筑出来的。我从最开始的抵触,后面也渐渐变成了主动。”陈康说。
屈钦凭借着这种身体力行的先行示范和一次次的假设故障,以及开展的业务故障类“找茬”游戏,倒逼年轻工友从被动学到主动学、被动干到主动干。
青春忘我,在攻坚克难中千锤百炼
“屈钦是个‘狠人’,平日里喜欢跟自己‘较真’,跟机车‘较劲’,有时候因为一个故障原理,他能‘咬着’师傅几天不松口,直到弄清原理后才作罢。这种学习的钻劲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检修车间微电组工长刘伟周对他的评价。
检修一台机车需要做20多道工序、30多项测试、40多个插件板的检查,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屈钦的眼中,每个设备都是有生命的,每次检修机车,都是与机车配件的对话。
火车头内部检修空间狭小,有几万根电线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而且每一个插件、每一条线路都不能接错。屈钦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中“绣花”,沉浸于机械间不断练习。特别是遇到机车故障这种学习业务的契机时,他在不影响机车正常交付的前提下,总会抢着学、抢着练、抢着干,并把自己遇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归档成册,形成一本“作业指南”。
八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今年暑运期间,一台机车报微机故障,屈钦得知后,主动请缨,赶赴一线。凭借积累的经验,他以最快的速度,在藏有十几块插件板的微机箱里,迅速找出故障的插件板并做好抢修工作,做到了抢修时效和质量双达标。
以“有我”担当,追求“无我”境界。“能把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做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追梦青春和忘我服务的同时,我自己也有所感有所悟,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升。我很庆幸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成就他人,让自己受启发,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屈钦说。
(唐逸峰、钟健豪)
线上股票配资炒,证券配资官网入口,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