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水草丰茂,鸟语蝉鸣
近日
筼筜湖红树林秋茄已悄然含苞
即将迎来夏日盛花期
夏风轻拂
枝叶婆娑之间
红树林湿地里也渐渐“热闹”起来
一群群鲜少被人注意的“小居民”
正上演着一幕幕生动的“生活秀”
今天
请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下
这些生活在筼筜湖湿地里的“小居民”
展开剩余84%“小居民”一
挥舞大螯的“湿地工兵”——招潮蟹
在红树林的滩涂上,最活跃的身影莫过于挥舞着一只超大螯的招潮蟹。它们或疾行穿梭、或站立挥舞,不仅是湿地里的“颜值担当”,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清道夫”。招潮蟹以腐殖质和有机颗粒为食,在觅食的同时翻动泥土、打洞筑巢,有助于泥滩通气、净化水质。
有趣的是,招潮蟹的两只螯大小极不对称,大螯不仅用于求偶展示,还能吓阻天敌。有研究表明,招潮蟹会通过挥动大螯发出“信号”,展示健康状态和领地意识,堪称“肢体语言大师”。
“小居民”二
能“上岸”的鱼——弹涂鱼
在湿地生物中,最吸睛的要属“会走路的鱼”——弹涂鱼。作为红树林的“原住民”,它们拥有特殊的生理结构,能够在泥滩上用鳃呼吸,并依靠胸鳍和尾部完成一次次有力的“高抬腿”跳跃,因此被称为“泥地运动员”。
弹涂鱼对生态环境要求颇高,常被视为湿地环境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它们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常在红树林根系周围活动,不仅维持湿地生态循环,也为白鹭等鸟类提供重要食物来源。
“小居民”三
空中访客与猎食者——各类鸟类
在红树林湿地中,各类鸟儿或栖息、或觅食,构成筼筜湖最灵动的一抹生态风景。丝光椋鸟在林间穿梭觅食,灰喜鹊伫立湖畔眺望湖面,珠颈斑鸠低飞掠过,夜鹭悄然伫立水边静候猎物,黑鸢则盘旋于天空巡视领地……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既是捕食者,又是传播植物种子的“搬运工”,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中心持续开展湖区鸟类生态监测,截至目前共记录到鸟类物种数为15目38科98种,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这一数据也充分展现了筼筜湖湿地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除了这些“小居民”
筼筜湖湿地中还栖息着许多
或萌趣或神秘的小动物
如泥蟹、小虾、蛤蜊、昆虫等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丰富多样、彼此依存的
筼筜湖湿地生态圈
近年来,市筼筜湖保护中心持续加强湖区生态保护,通过增设仿生停鸟桩、种植红树林、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等举措,持续优化湖区生态环境。同时,中心也不断加强生态科普宣传,呼吁公众文明观鸟、爱护生态环境,共同守护这片城市中的生态绿洲。
红树林即将花开
而湿地的小动物们
早已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水岸
谱写出动人的“夏日生态交响曲”
来源:筼筜湖
发布于:北京市线上股票配资炒,证券配资官网入口,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